郭士强引热议,队内竞争激烈,球迷疑其淘汰之因。

来源:24直播网

去年,在乔尔杰维奇离开国家队后,郭士强接任了这一重要职位,然而这一决定在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人们原本期待他能够为球队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重用年轻球员。然而,郭士强的用人策略却让人大跌眼镜。

尽管如此,郭士强仍然坚持他的用人策略,倾向于那些已经进入职业生涯中期的球员,如杜润旺、高诗岩和祝铭震等。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在潜力与年龄优势上并不突出。相较之下,像林葳、赵维伦这样的年轻才俊却鲜有上场机会,这样的做法显然难以激发球迷及球迷圈外的共识。

在近期的媒体采访中,郭士强提到了中国男篮的训练变化。他强调了竞争的重要性,不仅是对外与各国之间的竞争,对内也需相互竞争,即“你要么淘汰队友,要么被队友淘汰”。这样的理念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现实中,他的行动与言辞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让不少球迷直接提出疑问:“为何我们不能选择淘汰他呢?”

虽然郭士强多次表示中国男篮的目标是培养年轻球员,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做准备。但时间已经来到了2025年,距离世界杯仅剩两年时间。而中国男篮的打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内线进攻上,与现代篮球的潮流格格不入。如果郭士强仍不作出改变,中国男篮不仅可能再次错失奥运会的机会,甚至可能连世界杯的入场券都难以获得。

更为关键的是,国内许多本土教练的战术思想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本土球员的创造性不足,思维上受到限制,身体和技术方面也落后于欧美球队,甚至在亚洲也可能不占优势。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球迷对郭士强的决定持有质疑和批评的态度。

对于中国男篮来说,或许引进外籍教练更为合适。同时,归化球员的选择也需更为审慎。郭士强曾提到新的归化人选需具备得分能力和串联球队的能力。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示已经认识到归化球员对于球队的重要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引进归化球员不仅要有实力,更要符合球队的实际需求,而非仅仅基于血缘关系。

此次担任国家队主帅,郭士强对年轻球员的忽视可能会对中国男篮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前不久他在季后赛现场与林葳打招呼时遭遇冷落或许是一个信号。如果郭士强真的无法掌控这些年轻球员,中国男篮的未来恐怕还需要在低谷中挣扎许久才能找到出路。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景,也是中国篮球界需要深思的问题。